民用航空行业

“睿信咨询”民用航空行业分析月报 | 2025年5月

发布时间:2025-06-12 16:50:56 原创:睿信咨询研究院 收录在:月度报告
返回合集
睿信战略 咨询中国

一、重点政策解读


(一)国家级政策


活动介绍方形图表海报(4)(1)(1)(1)(1)(1)(1)(2).jpg


智慧民航建设持续推进 :2025 年,民航局继续推动智慧民航建设,计划实现全流程数字化、无人化服务。如百度 AI 与首都机场合作,通过计算机视觉实现鸟击风险预测,准确率达 92%,这将提升机场的运行安全与效率。


通关便利化政策落地 :2025 年 2 月,海关总署、国家移民局、中国民航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》,支持航空公司在国际枢纽机场拓展通程航班业务,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,推动国际航班电讯检疫等,提高了通关效率,为航空公司和旅客提供了便利。


适航审定工作有序开展 :2025 年,民航局持续做好 C919、C909 等国产民机的证后管理和改型优化适航审定工作,并推动 AG600 等重点型号适航审定,保障国产民机的安全运营,促进国产民机产业发展。


(二)地方政策


活动介绍方形图表海报(4)(1)(1)(1)(1)(1)(1)(2) (1).jpg


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:2025 年 3 月,河北省发布《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》,提出提升航空门户枢纽能级,推进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改扩建,包括实施机场东二中距跑道、T1 和 T2 航站楼提质升级项目,规划建设 T3 航站楼等,以增强机场综合服务能力,打造区域航空枢纽。


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 :贵州省出台《支持安顺市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,引导优强企业在航空产业城布局关键零部件、材料、设备等产业,加快相关产业园建设,旨在打造全国重要的民用航空转包基地,提升区域航空产业竞争力。


低空经济发展支持 :2025 年,一些地方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。如上海、广东等地以特定区域为核心,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和集聚区,通过区域协同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优势,推动低空经济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。


(三)政策影响分析


活动介绍方形图表海报(4)(1)(1)(1)(1)(1)(1)(2) (2).jpg


对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: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民用航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。智慧民航建设的推进,使航空运输更加高效、便捷和安全,能够更好地满足旅客和货主的需求,增强我国航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。同时,适航审定工作的开展,保障了国产民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为国产民机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,有利于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,进一步提升我国民用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

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 :地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,制定相应的航空产业发展规划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产业集群,发展低空经济等,有助于形成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。例如,河北省提升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枢纽能级,有利于加强河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,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;贵州省建设航空产业城,能够带动当地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,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,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。


对产业协同发展的推动 :政策的引导也推动了民用航空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。通关便利化政策的实施,涉及民航、海关、移民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,提高了航空口岸的运行效率,促进了航空运输与国际贸易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。智慧民航建设过程中,航空运输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不断加强,共同推动了民航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。此外,低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通用航空、无人机制造、航空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,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发展集群。


二、行业动态追踪


1.运输数据增长


2025 年 5 月,中国民航运输行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,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 13.7%,达 129.3 亿吨公里。旅客运输量为 6093.0 万人次,同比增长 8.9%;货邮运输量 79.9 万吨,同比增长 16.8%。国内客运和货运规模增速较一季度提高,国际客运规模连续两个月超 2019 年同期,国际货运同比大幅增长。


2.客运量与载运率提升


5 月 31 日,中国民航客运量达 0.6093 亿人,较 2024 年 5 月的 0.5887 亿人增长。正班载运率累计值 71.6%,较 2024 年 5 月的 70.4% 和 2023 年 5 月的 65.9% 有明显提升,表明航空公司在需求端的把握能力增强,客座率和票价修复趋势明显。


3.航空票价与燃油成本变化


2025 年 5 月,国内航油出厂价同比下降 19%,而国内含油票价同比增长超两成,航空公司盈利同比改善。


4.航司航班量增减不一


5 月有 29 家航司航班量同比正增长,三大航中东航、国航分别增长 5.3%、1.9%,南航同比下降 1.1%;桂林航等航司增长三成以上,北部湾航、吉祥航分别下降 9.9%、6.6%,幸福航全面停飞。


5.机场航班量与吞吐量变化


5 月千万级机场中 27 座进出港航班量同比 2024 年正增长,广州白云、深圳宝安等机场增幅靠前;36 座旅客吞吐量同比正增长。


6.飞机引进情况


2025 年 5 月民航新引进飞机共 6 架,包括南航 1 架 C919、东航 2 架 A321、天航 2 架 E190、国航 1 架 C919。


7.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


智慧民航建设持续推进,2024 年千万级机场自助值机率突破 82%,RFID 行李跟踪全覆盖,基于北斗的航空导航增强系统完成东部地区组网,航班正常率提升至 91.3%。面对碳中和目标,行业碳排放强度较 2019 年下降 8.7%,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量突破 15 万吨,国产生物航煤完成商业首飞,2025 年民航局将实施 “绿色通道” 计划,推动空域优化以减少碳排放。


三、行资本市场表现


(一)股票市场表现


个股涨跌不一 :2025 年 5 月,民用航空板块个股表现有所分化。如华夏航空 5 月 13 日资金净流出 528.98 万元,但 6 月 16 日其开盘报 8.11 元,截至 15 时收盘,跌 0.25%,报 8.070 元;而春秋航空 5 月客运量达 41.8 万,同比增长 11.99%,但股价在 6 月 16 日收盘消息显示近 5 日股价下跌 2%,近 10 日下跌 3.15%。


整体关注度提升 :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,航空股的股价和盈利弹性较大,受到市场关注。据预测 2025 年或是航空业盈利拐点,航空需求有望继续疫后修复,经济复苏带动航空需求更快增长,预期 2024-2026 年航空公司收入增速 19%、12%、8%,远超飞机 4% 左右增速,2025 年开始扭亏、盈利趋势上行。


(二)行业融资情况


大飞机产业链融资活跃 :据航空产业网数据,近一年内,民用大飞机产业链中共有 182 家企业进行了 233 次融资,已披露金额中,超亿元的融资活动达 70 次。陕西和北京上市企业数量最多,均有 5 家以上,四川紧随其后,共有 5 家。


航空公司积极融资 :如中国东航等三大航司已分别订购 100 架 C919 飞机,随着国产大飞机商业化的推进,航空公司的融资需求也相应增加,以满足飞机引进及运营等资金需求。


(三)企业投资与合作


围绕大飞机产业投资增加 :随着 C919 等国产大飞机的商业化运营和产能提升,相关产业链企业积极布局投资。如商飞 2025 年采购额预计较 2024 年提高 70%,其产能目标的上修也带动了产业链企业的投资扩产,预计 2025-2029 年 C919 采购架数分别为 66/90/114/126/150 架。


国际航空合作谨慎推进 :部分国内航空公司与国际航空企业或机构在航线拓展、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,但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,相关合作整体推进较为谨慎。

企业管理诊断

400-990-1998

相关案例

全部案例 >

专题研究

全部内容 >

添加专属客服
一对一为您解答

扫码关注公众号
获取最新资讯

获取更多信息请拨打

400-990-1998

助力中国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健康发展

为您提供更具前瞻性、创造性和易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

欢迎留言,睿信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